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曹洪麟、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世清等林业专家应邀前来孔江国家湿地公园调研,为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把脉开方”。市领导赖永兴参加调研。

专家一行实地察看了孔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水体水质、水生植物、鸟类栖息地及湿地洲滩的现状,并围绕地质构造、生物多样性、植被恢复等专业问题与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组还利用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对湿地地形地貌与生态格局进行全景式勘查,为后续系统评估提供依据。

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北江源头区,距北江源头直线距离约10公里,总面积1667.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39.2公顷,是北江上的第一个水库,对维持流域水安全、保护江河源头生态完整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专家指出,孔江湿地生态本底优良、资源禀赋独特,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针对孔江湿地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与会专家分享了小微湿地建设与修复的成功案例,并结合孔江水库实际情况,提出应坚持“工程措施加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系统治理路径,指出要强化候鸟迁徙动态监测与数据积累,持续提升水质标准,统筹推进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通过构建适宜的鸟类栖息环境,进一步增强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功能与景观价值的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