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南雄要闻

全安镇以“运营前置”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

时间:2025-11-20 16:45:17 来源:南雄市融媒体中心 曾诚 钟艳芳 叶蓓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在“百千万工程”推进中,南雄市全安镇依托“城郊临乡、产城交汇”区位优势,以“运营前置、建招同步”为核心,在乡村焕新、工业提质、城乡融合赛道精准发力,走出“产业强镇、生态美村、民生暖心”之路。如今,这里厂房与田园相映,产业与民生共振,“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的图景正生动铺展。

  规划先行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做无规划之事”,是全安人挂在嘴边的行动准则。面对3万亩耕地、21万亩林地(含6万亩优质竹资源)和1万亩工业用地的“家底”,镇领导班子带着尺子跑田间、持账本进山林,硬是盘活了6万平方米闲置土地,让资源禀赋从“沉睡账本”变为“动态地图”。  

  “两路径三摸清四举措”工作体系,成为全安破题的关键密钥。他们开辟两条路径:以凌江科创园为“园外园”工业引擎,以省道S342线“产业路”示范带为串联纽带,明确“工业集群化、农业特色化”方向; 夯实三个摸清:摸清资源资产底数、企业需求清单、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推出四项举措:通过延链补链、村民就业、乡情招商、商会联动,打通产业堵点。

  “规划阶段先考虑运营,招商环节已同步建设”,全安镇党委书记王昊点出核心:“我们要让每一寸土地都‘带着订单’焕新。”  

微信图片_20251120162312.jpg

  建招同步

  18亩闲置地如何变身2.2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园区凌江科创园?全安镇的答案是:“厂房未建,客户已定”。  

  在电子配件企业翼启科技入驻前,镇政府已根据其需求定制厂房参数;为补齐物流短板,提前引入邮政仓储;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精准对接日本大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如今,8家企业在凌江科创园扎根,800个岗位吸引周边村民变身“产业工人”,年税收260万元。“2026年将培育1—2家规上企业,这里就是全安的‘创新心脏’!” 园区负责人信心满满。

  此外,在该镇产业路示范带里,一条路激活一串产业。

  沿省道S342线行驶,马头手套厂里工人们飞针走线,郡嘉电子厂为宁德时代供应配件,睿宸竹木的机器轰鸣声与百顺科技的精密仪器奏响协奏曲。15家企业如珍珠串联,形成制造业集群。  

  更暖心的是13家乡村振兴车间:竹藤编织车间内,宝妈李大姐边聊天边组装电子元件:“月挣3000元,还不耽误接娃放学!”目前,这些车间提供灵活岗位800余个,让顾家与增收不再两难。

  一村一策

  这几年,以举办逾百场垂钓大赛的陂头村,远近闻名。人们戏称,这是垂钓竿“钓”来农文体旅经济。  

  走进陂头村,东江垂钓基地的选手正凝神抛竿,岸边的“有风筱院”网红餐吧飘来咖啡香。很难想象,这座融合音乐餐吧、民宿的休闲综合体,前身竟是破旧养殖场。“运营前置理念下,企业自投50万元改造,现在周末一房难求!”陂头村村支书田家煌笑道。  

  依托“四钓合一”资源,这里年均举办超百场赛事,吸引5000人次参赛,带动周边增收超100万元。昔日的“水塘洼地”,已成“体育+文旅”的流量高地。  

  而全安镇河塘村,则以园村共筑“幸福生活圈”成为服务常态。“孩子放学有‘智趣学堂’,老人吃饭有‘幸福食堂’,职工下班能打园村BA!”河塘村党群服务中心的24小时驿站里,园区职工小张边取快递边点赞。作为“园中村”,河塘针对企业职工需求,打造托育、餐饮、文体活动一站式服务,让工业邻里关系温情涌动。  

微信图片_20251120162352.jpg

  奏响城乡共富进行曲  

  今日全安,数字见证蜕变: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达60%,培育规上企业22家;招商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5.075亿元;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780万元,同比增长25%;教育医疗同步升级:幼儿园新增704个学位,卫生院年接诊能力提至4万人次。  

  展望未来,全安镇已铺开新蓝图:不断推动凌江科创园企业“下转上”,争创省级特色园区;持续开发城郊垂钓研学、农耕体验等休闲经济带;积极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全安成为“愿意来、留得住、过得好”的幸福家园。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带着蓝图奔跑”,全安镇用“运营前置”的智慧与“建招同步”的魄力,证明了乡村振兴绝非模板复制。当现代化厂房与凌江水影相映,当垂钓赛场的欢呼与乡村振兴车间的笑声交织,这座粤北小镇正以独特的笔触,为“百千万工程”书写生动注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片土地焕发生机,让每一个百姓绽放笑容。


扫一扫
关注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