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我市28.47万亩晚稻陆续迎来黄金收割期,预计产量达12.86万吨。在各供销高标准农田里,稻浪翻腾、谷香四溢,田间机声隆隆,奏响丰收乐章。

走进湖口镇承平村,在新农人徐小明承包的255亩供销高标准农田上,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伏,涌动起金色的稻浪,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稻谷颗粒归仓,机械化收割高效流畅,不仅提升收割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新农人 徐小明:正常一台机一天是收割60到70亩,三台机基本上1天半就可以收割完,比较轻松,效率高,对比之前的收割效率能提高到2到3倍,耗的时间比较少。
晚稻收割效率大幅提升,不仅得益于供销高标准农田的规模化、宜机化,还源于供销社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进入晚稻收割期以来,供销社统筹了全市40余台收割机以及运输车辆,同时准备好烘干、仓储等设备,满足农户晚稻收割的需求,确保颗粒归仓。
南雄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主任 邱万锋:我们供销社还推出了“粤供销为农服务”小程序,农户可以在家里通过这个小程序下单收割、收粮等业务需求,那供销社接单之后上门服务,提供收割、收粮、烘干等一站式的服务,解决农户收粮难、晒粮难、卖粮难问题,实现为民便民、优粮优价。

作为国家、省“产粮大县”,南雄创新采取“EPC+O”建管运一体化模式,建成了供销高标准农田5500亩,实现小田变大田,形成了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宜机化良田,宜机化率从50%提升至95%,水稻亩均增产100斤,有力促进了南雄丝苗米产业的提质增效。
南雄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主任 邱万锋:供销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最大的好处就是降本增效,供销社和新农人一起来管护,供销社提供耕、种、管、收、储、销全程的社会化服务,新农人就负责田间管理。供销社还和村委会成立“社村公司”,通过对高标农田运营、发展丝苗米产业,带动村集体、农民增收,像承平村500亩高标准农田,预计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0万元。







